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主办 欢迎访问安徽省安全社区建设信息平台网站!
社区管理

创建安全社区的作用和安全社区创建十步骤

发布时间:2022-06-18    阅读量:0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将全面提升城市乡村管理工作。
   (一)提升社区安全能力,减少各类事故与人员伤害。安全社区的理念和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促成了社区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快了社区安全工作由过去的单一安全向现在的关注交通、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家居环境等全方位的大安全转变。通过建立安全社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考核和信息交流、社区伤害监测和分析等制度,促进了跨界组织资源整合机制的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强化了安全监管工作。安监部门牵头推动创建活动,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向最基层社会单位延伸,扩大了覆盖面,体现了安全生产的全面、全员、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的双基工作。
   (三)打造城乡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建设和谐社区。安全社区建设,改变了过去特别是社区管理工作千条线、万根针,都在街道办事处各抓各的条块分割状况。安全社区建设,跨界组织,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将条条管理改为条块结合、条专到底、块统到位的管理办法,这种组织领导形式和管理是城区社会管理的新模式,也是管理机制的创新。
   (四)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安全社区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真正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民心工程。安全社区建设立足于“安全服务和持续改进”,促进安全工作向安全预防和综合治理转变。为实现社区居民安全和健康的目标,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环境的安全保障和人们的安全素质,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事故预防和人员伤害的防治工作。
   安全社区创建十步骤
   第一步:适时启动创建,迈出安全社区第一步
   1、在全街道基本达成一致的基础上,特别是当地领导批准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安全社区创建。
   2、可以举办形式不同的启动仪式
   3、向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适时备案
   第二步:下发文件,成立机构,把安全社区创建列为一把手工程
   1、以当地党委和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文件,成立一个跨界的促进组织。
   2、多数创建成功的社区都是党委或者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促进委员会主任,并把安全社区创建列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头号民生工程。
   3、把同级政府分管教育、卫生、安全、建设、公安、农业、工业等分管领导任命为副主任,把安监、卫生、教育、交警、消防、公安、建设等部门的一把手、当地知名的安全专家、大单位的主要领导或者负责组织实施的人员列入了成员,把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安监局。
   4、有的还特批工作简报,以推动安全社区建设。
   第三步:培训骨干,使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成为明白人
   1、选拔本单位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和骨干参加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举办的安全按社区培训班,使其成为创建安全社区的领导骨干。也可以聘请安全社区专家来本地授课。
   2、由这些骨干再层层培训骨干,开办社区培训学校,各社区设立培训分校。
   培训人数从区县、街道、村居、到驻区单位层层增加成金字塔形状,一直到居民区的楼长,到车间的班组长、到学校的班级小干部,使这些人都明白安全社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常识,能够承担起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社区创建的工作
   3、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上课的形式,也可以通过播放教学片、老师带徒弟的方式进行。
   第四步:建章立制,规范创建行为,构建安全社区长效机制
   1、随着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深入,逐步确定他们的工作职责,并建立起各种规章制度,是安全社区创建的保证。例如:制定宣传培训制度、伤害监测制度、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事故与伤害记录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协商议事制度、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社区治安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中期评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会议制度等等
   2、制度制定后关键是落实,成立安全社区督察组,对各街道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察,有的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督查组组长。
   3、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创建的深入不断的修改或者增加,以适应创建工作的需要。
   第五步:进行风险源调查,确立创建项目,成立项目组。
   安全社区的理念是“让人人享受安全与健康的权利”,不能离开“安全与健康”这一主题,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同时,“项目引领安全社区创建”是安全社区的基本形式。因此,科学确定项目成为关键。 而确定项目的前提是对风险源的调查。
   1、组织专家进行基线调查。由驻区医疗机构承担伤害数据统计,从伤害数据统计得出的结论和基线调查数据结合分析,通过分析,分类后反馈给创建单位,创建单位据此确定项目。但是,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医疗机构的对伤害人群的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线调查的数据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2、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本地区的主要风险源对哪些人群构成伤害,从而确定干预的项目。但是问卷调查同样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3、可以通过创建单位和医疗机构及上级要求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曾经在本地区发生的各种事故,例如安全生产事故、居民火灾事故、交通肇事事故、洪灾等等,确立安全干预项目。
   也可以结合本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不同上级部门要求,确定安全干预项目,例如:各级政府要求抓好安全生产,火灾预防,环境治理,综合治理、学校安全、老有所养等等,确定工作场所安全、火灾预防、暴力预防、儿童安全、老年人安全、交通安全等项目。
   4、普遍应该确定的公共项目:
   工作场所安全项目、火灾预防安全项目、道路交通安全项目、儿童安全项目、居家安全项目、涉水安全项目、老年人安全项目。
   其他项目可以根据本地特点适当增加,原则是尽量能够使项目覆盖本地区所有人群。
   5、特色项目的确定。
   特种设备管理项目;应急管理项目;暴力预防项目;火灾预防项目。
   6、农村乡镇创建安全社区
   防狗咬伤项目;农药中毒项目;农机管理项目;农民工安全教育项目;儿童溺水项目;农村火灾预防项目;农村暴力预防项目。
   7、项目确定后,马上要成立项目组,一定要指定明白人担任项目负责人。
   第六步:制定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稳步推进
   1、制定一份安全社区推进规划,是保证安全社区创建沿着既定方针推进的关键。内容大体包括:
   (1)规划创建目标。
   (2)规划创建范围。
   (3)规划创建项目。
   (4)规划创建步骤。
   2、制定一个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2)实施步骤
   (3)责任分工
   (4)达到的阶段目标
   (5)各阶段评价标准
   3、制定一个推进计划:
   (1)每年都要有一个推进计划。
   (2)计划要详细真实,努力后能够达到。

    (3)要有实现的具体措施。
      4、从区县这个层面上规定好各职能部门的指导职责。
      (1)工作场所安全:指导部门就是安监局,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规范,达到安全标准。但是,把重点放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减少伤害上来。
      (2)火灾预防项目:指导部门就是消防部门。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单位和家庭如何预防火灾,以提高员工和居民的消防意识为目标,达到消防部门的要求就可以了。
      (3)道路交通项目:指导部门是交警和交通部门。
      (4)老年人项目:老龄委、老干部局、民政局。
      (5)居家安全项目:指导部门,消防部门、燃气部门、卫生局、疾控中心、驻区医院、计生部门、建设部门等。
      (4)儿童安全项目:教育局、消防、交警、公安、团委、妇联等部门。
      (7)暴力预防项目:公安部门。
      (8)伤害监测:卫生局和驻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涉水安全项目:海事部门、水上警察、边防、海上救护等部门。
      (10)防农药中毒安全项目:农业部门、驻区医院等部门。
      (11)防狗咬伤项目:公安部门、防疫部门、驻区医院。
      (12)农村用电安全项目:指导部门主要是电力部门。
      (13)残疾人安全项目:残联、民政等部门。
      第七步: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
      1、墙报、壁报、黑板报、宣传栏、资料架、漫画、大字标语、横幅等等
      2、社区自办小报,有线电视,广播,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大喇叭等等。
      3、安全小册子,安全小锦囊、宣传单张、宣传挂图、挂历、台历、日常生活用品上的温馨提示、手机发送温馨提示等等
      4、组建业余宣传队、农村演出班子、幻灯片、广场电影等等。
      5、上门宣传、农村赶集、实物警示等等。
      6、安全运动会、安全大家讲、安全论坛、安全演习等等。
      第八步:按照项目要求,扎实开展创建。
      1、工作场所安全项目。
      (1)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上按照安监部门的工作标准进行干预,
      (2)三小场所的安全干预
      (3)其他工作场所可以开展一些围绕健康为主体的活动。
        早上上班后做一套广播操、工间操、开展一些适合白领人员的体育活动,防止腰椎、颈椎、视力的疾病。
      2、居家安全项目。
      (1)通常的做法是围绕安全用气、用电、防火、以及切伤、碰伤、跌伤、烫伤、扭伤、还有装修带来的伤害等各种各样的伤害展开干预。
      (2)围绕居住环境的安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例如对棚户区和农村老旧房屋在汛期到来前排查危险源,整修房屋等。
      (3)针对上述存在的风险源,如何使群众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通常的做法是:办培训班、发放小册子、明白纸、门贴提示、社区安全报、上门指导、邻里守望、楼长检查等。
      3、老年人安全项目。
      (1)用各种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用疏导的方法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2)培训一批志愿者和政府买单的家政服务员,在为老年人服务的同时,对老年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干预。
      (3)适当购置一些康复训练器材,指导老年人康复训练,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4)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老年人安装、添置一些安全设施。
      4、学校安全项目。
      (1)1-6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设安全课、并被列入校本课程,有教师、有教案、有考试、把考试成绩记入学分。聘请交警、消防、公安、安监、卫生等单位的专家为特色教师,开设特色课程。
      (2)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各种行为。
      (3)消除伤害源,从硬件上舍得投入。
      (4)营造安全氛围,随时教育学生。
      (5)规划逃生最佳路线,让每个老师和学生干部反复演练,在危险来临时带来学生安全避险逃生。
      (6)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避险应急能力。
      (7)教会学生使用灭火器材,从小掌握自救知识。
      (8)组建小交警队伍,体验交通安全规则。
      (9)危险之处随时警示,处处提醒注意安全。
      (10)开展各种体育项目,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在先。
      5、火灾预防项目。
      一是在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热情服务严格执法,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关键在预防上下功夫。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技能。
      二是在非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民预防火灾教育。提高全民预防意识和逃生避险技能。
      (1)在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法,落实法律法规的规定
      (2)配置足够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并组织自救队伍。
      (3)对负责人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组织各种演练活动,提高全员的逃生避险能力。
      (5)规范三小场所,坚决取缔三合一,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组织居民义务巡查队,定期对辖区内的三小场所进行安全督促检查。
      (6)在居民区广泛进行宣传,教会群众掌握各种预防常识。
      (7)指导社区科学配备各种消防设备。
      (8)指导社区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居民逃生避险技能。
       6、暴力预防项目。
      (1)依托公安正规军,在每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三警合一的警务室。即:公安片警、消防警、交警。
      (2)每个居民小区建立保安队伍。定时进行安全巡逻。
      (3)组织居民群众建立义务巡逻队,定时进行大更巡逻。
      (4)实施天网工程,适时监控预防各种暴力行为。
      (5)在居民家中安装报警装置,遇险及时得到保护。
      (6)用各种方式宣传教育群众,提高群众暴力预防的能力。
      (7)制作各种宣传品,张贴、悬挂在不同的场所、提醒各类人群防范各种暴力行为。
      (8)交通警察在社区,随时纠正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7、道路交通安全项目。
      (1)支持社区创建活动,为每个社区派驻交通民警。
      (2)交警开展四进活动,大力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3)开展多种多样活动,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4)做群众的保护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5)处处提醒各类人员,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酒店、前面有积水的照片)
      (6)严格执法,让每个违法者牢记违法的教训。
      (7)施划各种道路标线、悬挂各种道路标示和警示。
      (8)开展人人做交警的体验,体验纠正违章的心情。
      8、残疾人安全项目
      (1)利用残联、民政近几年开展的平台,融入安全社区的内容。
      (2)指导残疾人安全进行康复训练。
      (3)尽可能更多的设置方便残疾人出行、工作的设施。
      (4)尽可能为残疾人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伤害源。
      (5)用残疾人做残疾人的心理辅导工作。刘鹏访谈室、刘为民工作室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具有延伸型的还有:旅游场所安全干预项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项目、应急管理项目。
     做项目的原则是:根据条件,量力而行, 能做多少做多少,能做多好做多好。
     关于创建档案的管理
     保存最原始的基础档案。
     必要的原始文件必须保存:成立跨界组织的红头文件;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职责分工;各种制度,拨款的原始凭证等。
     做过的所有工作,搞过的所有活动的计划、方案、总结等的文字、声像资料。
     有些原始的记录由于各种原因不慎丢失,可以补充,但切忌造假。不求多,只求实。
     第九步:每年进行中期评估,找出不足持续推进。
     1、职能部门的评价;
     2、医疗机构的伤害记录;
     3、各类事故情况;
     4、社区居民的评价;
     5、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调查等。
     v      创建单位对上一年的情况召开分析会,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v      各项目组根据街道的计划,制定各项目组的促进计划。
     v      根据条件,可以开展新的干预项目。
     第十步:写出工作报告,申请评定验收。
     创建满两年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递交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地域、人口、经济、社区资源等;
     2、有据可查的安全社区启动时间,基本情况;
     3、安全社区建设情况,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12项标准,逐条进行说明;
     4、必要的附件,包括组织机构、工作制度、伤害数据分析、应急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