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主办 欢迎访问安徽省安全社区建设信息平台网站!
社区管理

社区治理 - 社区管理术语释义

发布时间:2025-09-11    阅读量:0

社区治理 - 社区管理术语 

所属类别 :
管理学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 

另外,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际运用,它是指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

基本信息


  • 社区治理

 

  • Community governance

词语释义


  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

  从上述社区治理的界定来看,社区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1.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化

尽管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依然会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在政府之外,还有其他治理主体,例如企业、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甚至于个人,它们通过同政府机构,以及彼此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协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共同决定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使得过去政府的社区管理趋向于社区治理。

2.社区治理的目标过程化

社区治理除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之外,过程目标更是其所注重的因素。社区治理要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此外,社区治理还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培育改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正式、非正式的社区制度规范,建构社区不同行为主体互动机制等。这些社区治理的过程目标只有在社区治理的长期过程中才能逐渐培育起来。

3.社区治理的内容扩大化

社区治理的内容涉及社区成员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事关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它包括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社会保障与社区福利等。要做到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构建社区治理机制,调动社区居民参与,达成社区事务的良好治理。

4.社区治理是多维度、上下互动的过程

社区治理区别于政府行政管理,其权力运行方式并不总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并不是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执行政策等来达到管理目标,它通过协商合作、协同互动、协作共建等来建立对共同目标的认同,进而依靠人民内心的接纳和认同来采取共同行动,联合起来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良好的治理。多维度、上下互动的过程使得社区治理源于人们的同意和认可,而不是外界的强制和压力。

 应用功能

从基层社区的角度来看,社区治理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种。

1.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

社区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拨款,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注入社区的经费往往不足开支,超支的部分要依靠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单位的支持来解决。社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减少不安定因素。而要发展社区经济,就离不开社区管理机构的领导、支持、协调和服务,离不开社区治理所创造的良好社区环境,离不开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否则社区经济的发展将寸步难行。

2.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文化的繁荣

社区治理有利于调动政府、民间组织和社区民众对手合区文化的参与,从而推动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社区治理在繁荣社区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环境的美化

社区环境需要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区民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为多个主体参与其中奠定了基础。

4.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安状况的改善

社区治理有助于消除不稳定的因素,预防违法犯罪现象。社区治理社区治理

譬如,社区管理机构可以通过社区内部组织来动员群众成立治安联防户,实行群防群治,努力做到街道里弄、农贸市场都有治安巡逻队员和联防队员,各居民委员会都有义务巡逻队,各居民楼都有义务安全员,驻街各单位都有保安人员和安全联络员,从而有效地开展治安防范工作。

折叠 治理思想


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理念。北京等地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抓住了城市居民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今后,应进一步把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升社区党建的服务能力当作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大事,认真抓紧抓实抓好。

其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北京等地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抓住了党的建设这个龙头,有利于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今后,要积极探索社区党建新路子,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要完善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和体制,通过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保障社区党建和服务的空间、资源,发挥党组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向纵深发展。

其三,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北京等地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构建城乡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有益探索。今后,可考虑借鉴相关经验,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党建为龙头,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单位“四社联动”,发挥民主协商、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等多种优势的社区治理体系,形成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其四,坚持重心下移、重在基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北京等地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有益探索。今后,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抓住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破解社区治理的难点问题,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其五,坚持改革创新,是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动力。北京等地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今后,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凝聚各方力量,使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单位等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着力提升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