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知何为隐患,企业不想查、应付查,怎么办?四川积极破难题—— 紧扣“人”的需求,搭平台给激励教方法
“以前查隐患,我只能发现一些表面问题。今年我们公司开展了培训,我们查患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我已经上报了好几次隐患,奖金都拿到手了。”四川省泸州鑫鑫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员工熊超说。
今年以来,四川省在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过程中,以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为抓手,推动各地积极探索、细化完善机制,鼓励企业开展相关培训,解决员工参与、企业履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成效显著。
不光找问题,还要出主意
广元市地形复杂、人口分散,曾面临“风险点多管不过来,员工想上报没有渠道”的困境,“政府干、群众看”的老办法导致风险隐患难以被及时发现。为此,2023年底,广元市上线“安全隐患随手拍”公众版小程序。今年3月,该市鼓励30人以上企业使用“安全隐患随手拍”企业版小程序。
“‘安全隐患随手拍’企业版小程序上线短短5个月,就有175家企业主动签约参与;1.5万名员工作为隐患排查员,上报各类隐患3.5万条,其中6条为重大事故隐患,18万元奖励红包已发放到参与报告的员工手中,实现了查隐患、保安全、得实惠。”广元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参与报告隐患的人多了,新问题浮现出来:有的员工不知道哪些隐患该拍,有的企业不清楚自己该担啥责任,奖励发得慢也容易打击报告人的积极性。
今年7月,广元市安委会收集反馈意见后,重新修订了《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公众版运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共五章二十二条,每一条都对症下药:总则部分明确“随手拍”的定位,防止其变成“走过场”;明确政府、企业、员工的职责分工,避免“谁都管、谁都不管”;运行管理章节具体明确了奖励怎么算、怎么发,增强报告人的积极性;监督管理章节则为机制上了“保险”,确保能长期运转。
例如,《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不管是操作不规范这类“人为疏忽”、机器零件松了的“设备毛病”,还是车间光线暗的“环境问题”,或是应急演练没跟上、特种作业证过期的“管理漏洞”,凡涉及安全、质量、环保、健康四类情况的,均可拍照报告。
办法还提倡企业鼓励员工“不光找问题,还要出主意”,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安全“明白人”。“以前员工上报隐患大多止步于发现问题,《管理办法》出台后,我们让员工上报隐患时都加上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员工上报隐患后,还会提出加个防护栏、地面换成防滑材料以减少磕碰等建议,员工干活更起劲了,归属感也增强了不少。”广元市某制造企业安全负责人说。
让抓安全的企业既有面子,又有甜头
“安全生产不能只靠政府‘拉警报’,得让企业和员工真正‘动起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人员表示,对车间里的隐患、岗位上的风险,员工最清楚,推进企业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就是搭平台、给激励,让安全治理从‘政府推着走’变为‘大家一起干’。”
作为全国首批7个“企业内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试点地区”之一,宜宾喊出“全市联动,千企试点”的口号。
“我们不搞小范围试验,而要让更多企业能复制、用得上。”宜宾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当地创新“一图两制三激励”机制,给企业送去“明白纸”“定心丸”。
其中,“一图”是给企业的“明白纸”,即《宜宾市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按图索骥”指南》。该指南清晰列出冶金、粉尘防爆等11个领域的387项隐患判定标准,并配有209张典型隐患图片,企业可按图索骥,不再愁“啥是隐患、怎么查”。“两制”是给企业的“定心丸”,即《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企业内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模板,企业无需从零起步,稍作修改即可直接使用。
“‘三激励’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不想查、应付查’的问题。”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三激励”制度主要包括:自查不罚制度,明确主动查、及时报、抓紧改即可免罚,打消企业怕被处罚的顾虑;联合激励办法,25个部门联合,推出审批绿色通道、保险优惠等10项福利,让合规企业实实在在得实惠;“白名单”制度,以自查率不小于80%、整改率100%等作为门槛,对“白名单”内企业,应急管理部门采取减少检查频次等激励措施,让认真抓安全的企业既有面子又有甜头,从而破解企业推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地积极性不足的问题。
专家教、典型带、巡查督
泸州市江阳区有8万余家企业,其中90%是小微企业,安全管理经验不足。为此,该区以“专家教、典型带、巡查督”为抓手,推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扎根基层。
针对员工隐患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江阳区安委办聘请专家深入企业现场教学,先讲标准规范,再组织员工开展隐患排查竞赛,最后进行点评。
解决了“不会查”的问题,还要树立示范典型。江阳区定期选定示范企业,组织同行业观摩学习。“商贸行业里,万象汇建立了‘发现—报告—整改—奖励’闭环,‘随手拍—即时报—分级审’流程很细,员工报隐患能拿礼品或现金,隐患整治质效明显。”江阳区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人吴坤说,经过推广,该企业已成为其他企业学习的模板。
“巡查督”为企业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地上了“保险”,确保制度不悬空。江阳区把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安全巡查必查项:企业自查整改重大隐患且按规定报告的,依法不予处罚;反之,落实不力的则予以督促约谈,甚至面临处罚。截至目前,江阳区2600余家企业已建立完善制度,重点行业实现全覆盖,累计上报隐患1.1万余项,奖励金额超97万元。
“省级层面的统筹部署为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推广明确了方向,各地每一步探索都紧扣‘人’的需求——让员工愿意花时间查隐患,让企业有信心管安全,政企同心筑牢安全屏障。”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说。